网站banner
网站公告列表

返回首页
中心简讯|教学园地|学生园地|学术空间|媒体评论|基地简报|基地期刊|东南亚数据库
中心图书馆|网络资源|走进东南亚|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马来西亚研究所|国际关系学院主页|华侨博物院|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 中心简讯 >> 中心动态 >> 正文
  [组图]秘密介入和平衡外交|第六十八期国关系列读书会暨第六十五场南洋真人馆沙龙回顾       ★★★ 【字体:
秘密介入和平衡外交|第六十八期国关系列读书会暨第六十五场南洋真人馆沙龙回顾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09-20  


勿忘国殇,吾辈自强。2025年9月18日下午,第六十八期国关系列读书会暨第六十五场南洋真人馆沙龙在厦门大学南安楼301-3会议室举行。本次读书会由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副教授张旭东主讲,助理教授李峰主持,2023级世界史专业博士生钟毅平担任与谈人,主题是“秘密介入和平衡外交:基辛格东南亚外交的得与失”。

主讲人:张旭东副教授

主持人:李峰博士

张旭东老师首先简要回顾了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的生平及其主要著作。基辛格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家之一,以现实主义外交策略和地缘政治智慧重塑了冷战格局。他出生于德国犹太家庭,1938年跟随家人辗转到达美国,1943年2月应征入伍,同年6月正式加入美国籍,随后赴欧洲战场担任情报官。战后,基辛格凭借《退伍军人权利法案》进入哈佛大学,师从威廉·埃利奥特教授研究欧洲外交,1969年出任尼克松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开启其政治生涯黄金时期。1977年卸任后,基辛格创立“基辛格咨询公司”,依托全球政商网络为跨国企业提供战略服务。他先后出版了《核武器与对外政策》《重建的世界》《大外交》《世界秩序》等重要著作。

接着,张老师重点阐释了基辛格外交思想的核心——均势理论。该理论植根于欧洲近代外交传统,并结合20世纪冷战格局的地缘政治现实,形成以“稳定”为核心目标、以“权力调节”为主要手段的外交战略框架。实现均势的核心手段有三种,即“均势操盘”:大国主动调节权力失衡;“联系战略”:绑定不同议题,换取权力平衡;“灵活务实”:超越意识形态,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另一方面,均势理论因忽视道德与民主价值、忽视中小国家利益、难以应对单极或非国家行为体而遭受批评。

最后,在分析第一次石油危机、美元危机以及美苏中关系变化的背景下,张老师引出基辛格在东南亚的战略实践。他指出,基辛格的东南亚外交是其均势理论在该地区的具体运用,主要围绕越南战争展开,涉及对柬埔寨的军事行动,积极回应印尼苏哈托政府的援助请求,加强与泰国关系等方面。其核心逻辑始终服务于“联中制苏”的全球战略,凸显“美国国家利益”至上的取向。在这一过程中,美国以权力计算取代道德判断,以短期收益牺牲长期稳定,既反映了冷战时期美国霸权运作的缩影,也为后世留下深远影响。

与谈人:2023级博士生钟毅平

在与谈环节,钟毅平同学指出以往对基辛格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其执掌美国外交时代,较少讨论离开政界后作为商人的基辛格如何继续影响美国外交政策。他认为基辛格提出的三角格局在冷战时期的东南亚区域发生了变化,出现美国与同盟之间的矛盾。

随后,李峰老师对张旭东的演讲作了精彩点评:一是基辛格的研究表明,对于战略家而言审慎是一种美德,对于国家间关系而言,有限目标与大国平衡是维持大国竞争斗而不破的基本要义;二是基辛格外交的遗产,表现在多个方面,穿梭外交、秘密外交部分嵌入大国外交;三是对比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以及后冷战时期的贸易战、关税战,东南亚国家总体上总能在大国对抗或竞争中“渔利”,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在互动环节,张老师耐心解答了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钟毅平也做出了回应。

回溯冷战迷雾,观基辛格之策;辨外交权衡,察大国博弈。读书会追古论今,探讨外交背后的深意,既思史端之微,亦警现实之患。言有尽而意无穷,理可远而道自长。此一时之聚,不唯是知识之承传,亦是心灵之共鸣。

撰稿:许涵渊

摄影:许涵渊

责编:张长虹

审核:沈燕清

终审:何丽苹



  • 下一条:【讲座回顾】南洋问题与全球视野系列讲座第八十一讲:Syed Farid Alatas|东南亚去殖民化思潮的意义与多样性
  • Copyright© 2013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站长:titicka
    厦门大学南安楼,电话:0592-2186414,传真:0592-218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