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2012年1月2日,发表了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王勤教授撰写的《2012年亚细安经济展望》。该文指出,2011年,东盟国家经济持续复苏,但其增速已明显减缓。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动荡,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趋于放缓,东盟国家经济增长也将呈现出减速的趋势,各国经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对于2012年东盟国家经济增长,东盟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一般持谨慎的态度。在全球经济动荡和增长趋缓的环境下,2012年东盟国家经济增长将普遍减速,大致保持中低经济增长率。据东盟主要国家的官方预计,2012年,印尼经济增长率为6.5%,马来西亚为5%~6%,菲律宾为5%~6%,新加坡为1%~3%,泰国为4.5~5.5%,越南为6%~7%。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均调低了对2012年东盟国家的预期经济增长率。
从国际经济形势看,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大幅减速,笼罩美国的财政可持续性,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增加了世界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2012年,东盟经济的增长前景将受制于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各国经济增长减速将在工业生产中表现较为明显,主要产业供应链出口尤其是电子产品出口会出现下滑。一些国家的洪灾已波及到区域工业生产链,虽然2012年的灾后重建有利于经济增长,但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否恢复到灾前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对电子产品和汽车的全球需求的增长。同时,解决欧元区债务问题进展缓慢,欧元区的财政金融重组可能会导致东盟国家的金融资本流出,可能导致证券投资逆转和股票市场下跌。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有可能长期持续的条件下,东盟国家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政策选择,并将宏观调控的重点从抑制通货膨胀和应对过度资本流入转移到保持经济增长上。一些国家推迟实施经济紧缩政策,有些央行已开始下调利率,并随时准备好一旦出现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时采取相应行动。从短期看,各国政府将面临着如何在刺激经济增长与防范全球不确定性的影响之间寻求平衡点。当然,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也给东盟国家政府一个重新聚焦结构性改革的机会,以推动中长期的经济发展。因此,如何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实施应对国内经济放缓的宏观政策和结构调整,减少因短期内政策调整而出现的非预期性失误,这将考验东盟各国政府的调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