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banner
网站公告列表

返回首页
中心简讯|教学园地|学生园地|学术空间|媒体评论|基地简报|基地期刊|东南亚数据库
中心图书馆|网络资源|走进东南亚|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马来西亚研究所|国际关系学院主页|华侨博物院|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 媒体评论 >> 媒体报道 >> 正文
  [组图]南洋新声 | 我院沈惠芬副教授接受中新社采访:侨批如何留存二战烽火记忆?       ★★★ 【字体:
南洋新声 | 我院沈惠芬副教授接受中新社采访:侨批如何留存二战烽火记忆?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08-29  


侨批是海外侨胞和华人向留在家乡的亲人寄递汇款与书信的“信汇合一”的邮传载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往来海内外的侨批中,保留了华侨华人与侨眷对战争情况及感受的珍贵记录。二战前后的侨批怎样体现华侨华人在战争中的境遇?华侨华人与侨眷的抗战事迹如何通过侨批得以记录?如今解读这些侨批的意义何在?近日,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副教授沈惠芬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就此进行解答。

以上内容来源于中国新闻网2025年8月28日报道,全文详见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10472796.shtml



专家简介

沈惠芬,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副教授,研究兴趣为华人国际迁移与社会性别、跨国史、华侨华人与侨乡、中国近现代史。著有China's Left-Behind Wives: Families of Migrants from Fujian to Southeast Asia, 1930s-1950s(《中国留守妻子:1930年代—1950年代福建籍东南亚华人移民的家庭》)等专著。



  • 下一条:王勤教授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中国帮助印尼进入东盟电动汽车电池市场
  • Copyright© 2013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站长:titicka
    厦门大学南安楼,电话:0592-2186414,传真:0592-218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