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名称:《21世纪初的东南亚社会与经济》 字数:56.5万
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李国樑(主编)廖大珂 李一平(副主编) 编 著
出版单位: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11月
是否项目成果:否
本书为2001年9月在厦门大学召开的题为“21世纪初的东南亚经济与政治”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文论文集。此次会议有来自国内外、境内外的一百余位学者分别就21世纪初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社会以及华侨华人问题发表了论著,着重探讨了东亚区域合作、东南亚国家的现代化、东盟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东亚金融危机及华侨华人的经济变化等热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研究东南亚的新动态、新成果。
著作名称:《东盟经济区域合作研究》 字数:20万
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廖少廉 陈 雯 赵 洪 专 著
出版单位: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9月
是否项目成果:教育部“九·五”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将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置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深入地分析了东盟区域合作的发展演进历程,尤其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探索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规律。该论著对东盟的区域经济作了全面、客观的分析,既肯定其取得的成果,也指出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通过系统地研究东盟自贸区对各类成员的影响,指出南南经济合作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的利与弊是不一样的,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带来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论著也论及东盟作为一个整体与区外国家的关系,并对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前景作了具体分析。此项研究对于进一步发展我国与东南亚的经济关系,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将来自贸区的具体运作,都有着现实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和意义。
译著名称:《当代东南亚政治研究指南》 字数:61万
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薛学了等(翻译) 薛学了 庄国土(审校)
出版单位:香港城市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译 著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2003年10月
原著作者:迈克尔·利弗(Michael Leifer),英国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东南亚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领域公认的主要学术权威
原著出版:英国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Routledge) 原著出版时间:2001年
是否项目成果:否
这是一部关于太平洋战争之后东南亚地区政治与国际关系的著作,它概述了东南亚地区的性质变化与经历,提供有关东南亚地区各个重要事件、条约、当地概念、政党、政治运动和地区组织的概况、分析和评论,介绍该地区重要政治人物的简历,并收编了90年代末该地区经济危机所引起的重要事件和变化。该书总结了东南亚政治研究的主要成果,是研究当代东南亚政治的重要参考书。
著作名称:《当代华商网络:海峡两岸与东南亚》 字数:25万
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古鸿廷 庄国土等著 编 著
出版单位:台北稻香出版社 ISBN 986-7862-10-4 出版时间:2003年1月
是否项目成果: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成果
本书论述东亚东南亚华商网络形成的历史原因和过程以及当代中国大陆、台湾和东南亚的经贸网络和投资关系,分国别论述台商对东南亚各国的投资及其经贸往来,同时对台商在中国大陆和福建省的投资有专章论述。本书是第一部全面论述海峡两岸与东南亚投资关系的著作,尤其对1994年以后台湾的“南向政策”及其成效进行系统的评述。
著作名称:《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化》 字数:42万
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庄国土等著 专 著
出版单位: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9月
是否项目成果: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成果
本书首先梳理民族、族群、族群文化等西方相关理论及其在东南亚华人研究上的运用,评述其合理程度。其次,本书系统分析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和民间使用“华侨、华人、华裔、华族”等概念的背景,并给以上概念重新作出理论性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南亚华族形成的理论框架和发展阶段,定义“东南亚华族”是由东南亚保持华人意识的中国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稳定的群体。本书第一章对族群理论和东南亚华族政治地位作整体评述,第二章——第十章分国别系统研究东南亚十国华族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的演变和发展趋势,弥补了国内外对东南亚各国华族政治地位研究的不足。
著作名称:《南海争端与国际海洋法》 字数:20万
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李金明 专 著
出版单位:海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10月
是否项目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南海主权与国际海洋法》的最终成果。
本书从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入手,论证我国在南海拥有的主权,并对周边国家提出的一些论点进行批驳,这对于捍卫我国的领土主权,维护我国合法的海洋权益,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书可供海洋行政管理人员、大学院校、研究院所的相关人士参考。
著作名称:《马来西亚工业化进程中的技术学习和技术进步》 字数:18万
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李 毅 专 著
出版单位: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9月
是否项目成果:否
作为东南亚国家技术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马来西亚工业化过程中依托跨国公司的创新模式与早期台湾、韩国外部化技术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差异。本书以国家创新系统为理论框架,结合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理论的演进观点,从跨国公司、本土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和科技行政体系四个环节剖析马来西亚技术发展与经济实绩、创新制度演变的关系,从制度演化的角度分析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马来西亚创新系统里各创新主体的相互作用。本书研究表明,在过去十几年快速的工业化过程中,马来西亚总体技术能力发展与其工业化发展速度并不同步。马来西亚的案例表明现行国际产业分工框架内后发国家工业化起飞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的复杂关系。
著作名称:《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新格局》 字数:28万
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王勤 林梅 赵洪 沈红芳 皮军 专 著
出版单位: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哪一级项目成果: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
本书以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中国入世的周边经济影响和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为重点,探索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的格局变化和发展趋势。全书由导论、综合研究、国别剖析三大部分组成,共12章。第一章,全书的导论。介绍本书研究的时代背景和预期目标、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及框架。第二章至第六章,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的综合研究。概述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的历史进程,探讨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的发展现状和合作机制,简论中国入世后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的发展,阐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生背景、框架内容、各方反应以及发展前景,分析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沿革、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中国参与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进展以及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远景;第七章至第十二章,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的国别剖析。分别论述中国与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经济关系的历史演进、不同特点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