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
         姓 名
         | 论  文  题  目
         | 刊 物 名 称
         刊 物 期 别
         | 
  
   | 廖大珂
        | 全景式的东南亚历史画卷
        | 亚太研究论丛
        2011年12期
        | 
  
   | 廖大珂
        | 试论明朝对澳门葡萄牙人政策的形成
        | 澳门研究
        2011年3期
        | 
  
   | 廖大珂
        | 宋元时期泉州的阿拉伯人
        | 回族研究
        2011年2期
        | 
  
   | 廖大珂
        | 福建省引进海外留学人才的政策与存在问题
        | Journal of Diaspora Studies
       2011年5期
        | 
  
   | 王  勤
        | 2010-2011年东盟经济的分析与预测
        | 东南亚研究
        2011年3期
        | 
  
   | 王  勤
        | 东盟经济从衰退中强劲反弹
        | 东南亚纵横
        2011年1期
        | 
  
   | 王  勤
        | 中国-东盟经济关系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 南洋问题研究
        2011年4期
        | 
  
   | 林  梅
        | 印度尼西亚工业化进程及其政策演变
        | 东南亚纵横
        2011年6期
        | 
  
   | 林  梅
        |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贸关系: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 南洋问题研究
        2011年1期
        | 
  
   | 沈红芳
        | 东亚货币金融合作机制及其特点研究
        | 南洋问题研究
        2011年6期
        | 
  
   | 沈红芳
        | 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深化:“从清迈倡议”到“清迈倡议多边化”
        | 东南亚纵横
        2011年5期
        | 
  
   | 沈红芳
        | South China Sea Issue in China-ASEAN Relation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ase the Tension
       | South China Sea Issue in China-ASEAN Relation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ase the Tension
       2011年6期
        | 
  
   | 沈红芳
        | Different Voices under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An Exploration
       | Different Voices under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An Exploration
       2011年6期
        | 
  
   | 沈燕清
        | 从国内移民计划看印尼地区间种族冲突
        |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1年3期
        | 
  
   | 沈燕清
        | 从门户开放政策看美属菲律宾政府的鸦片政策
        | 南洋问题研究
        2011年3期
        | 
  
   | 刘晓民
        | 地方的外汇管理与侨乡的外汇
        | 南洋资料译丛
        2011年2期
        | 
  
   | 刘晓民
        | 东盟5国经济现状与课题
        | 南洋资料译丛
        2011年3期
        | 
  
   | 刘晓民
        | 东亚的金融合作:清迈协议的现状与课题
        | 南洋资料译丛
        2011年2期
        | 
  
   | 刘晓民
        | 高速增长下不平衡扩大的越南经济
        | 南洋资料译丛
        2011年3期
        | 
  
   | 刘晓民
        | 日本东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履行的现状与课题
        | 南洋资料译丛
        2011年3期
        | 
  
   | 刘晓民
        | 印尼所面临的课题:通胀压力与资本流入
        | 南洋资料译丛
        2011年2期
        | 
  
   | 刘晓民
        | 越南能止住外汇储备减少吗?
        | 南洋资料译丛
        2011年2期
        | 
  
   | 刘晓民
        | 保持稳定增长与金融政策转向——东盟5国经济的现状与课题
        | 南洋资料译丛
        2011年1期
        | 
  
   | 刘晓民
        | 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的意义与今后的课题
        | 南洋资料译丛
        2011年4期
        | 
  
   | 刘晓民
        | 急剧变动的亚洲经营战略
        | 南洋资料译丛
        2011年1期
        | 
  
   | 刘晓民
        | 湄公河地区开发与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
        | 南洋资料译丛
        2011年1期
        | 
  
   | 刘晓民
        | 泰国经济能否与巨大新兴国家经济相对抗
        | 南洋资料译丛
        2011年1期
        | 
  
   | 刘晓民
        | 柬埔寨的华人社会——华人与新华侨的共生关系
        | 南洋资料译丛
        2011年4期
        | 
  
   | 刘晓民
        | 英属婆罗洲的日本人:投资移民期(上)
        | 南洋资料译丛
        2011年1期
        | 
  
   | 刘晓民
        | 英属婆罗洲的日本人:投资移民期(下)
        | 南洋资料译丛
        2011年2期
        | 
  
   | 刘晓民
        | 柬埔寨的华人社会——从潮州会馆和陈氏宗亲会看华人社团的国际化
        | 南洋资料译丛
        2011年3期
        | 
  
   | 刘晓民
        | 东盟+3地区金融合作—— 10年的成果与今后的课题
        | 南洋资料译丛
        2011年4期
        | 
  
   | 刘才涌
        黄晓茜
        | 马来西亚伊斯兰金融业的崛起与启示
        | 亚太经济
        2011年1期
        | 
  
   | 吴崇伯
        | 印尼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问题研究
        | 南洋问题研究
        2011年3期
        | 
  
   | 吴崇伯
        | 福建省低碳经济发展与对策研究
        | 综合竞争力
        2011年3期
        | 
  
   | 刘  勇
        | 1772年珠江口岸“更新者号”事件引发的葡-荷-中冲突
        | 澳门研究
        2011年3期
        | 
  
   | 刘  勇
        | 论十八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华经营之道
        | 海交史研究
        2011年2期
        | 
  
   | 施雪琴
        | 郑和形象建构与中国——东南亚国家关系发展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 
  
   | 施雪琴
        | 二十世纪初期印尼排华运动研究:政治经济与文化视野
        | 互动与创新:
        多维视野下的
        华侨华人研究
        2011年8月
        | 
  
   | 施雪琴
        | 菲律宾:破碎的亚洲民主橱窗
        | 世界知识
        2011年17期
        | 
  
   | 施雪琴
        | 解放神学在菲律宾:处境化与回应
        | 南洋问题研究
        2011年1期
        | 
  
   | 施雪琴
        |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海外华人:中国现代化与“侨乡关系”的话语变迁
        | Jounal of Diaspora Studies
       2011年1期
        | 
  
   | 沈惠芬
        | 论华侨妻子番客婶的文学形象和史学意义
        | 福建师大学报
        (哲社版)
        2011年4期
        | 
  
   | 沈惠芬
        | 华侨家庭留守妇女的婚姻状况——以20世纪30-50年代福建泉州华侨婚姻为例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1年2期
        | 
  
   | 沈惠芬
        | 故地求存:太平洋战争期间福建的返乡难侨
        | 世界民族
        2011年6期
        | 
  
   | 庄国土
        | 
       
        世界华侨华人数量
        和分布的历史变化
        | 世界历史
        2011年5期
        | 
  
   | 庄国土
        | 海洋振兴的关键是海洋意识的崛起
        | 海洋世界
        2011年6期
        | 
  
   | 庄国土
        | 中国价值体系的重建与华侨华人
        | 南洋问题研究
        2011年4期
        | 
  
   | 庄国土
        | 中国经济的国际化与海外华资
        | 亚太研究论丛
        2011年12期
        | 
  
   | 张苾芜
        | 哈佛教授江忆恩论中国外交政策动机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1年3期
        | 
  
   | 张苾芜
        | 国家形象理论与外交政策动机
        | 国外社会科学
        2011年1期
        | 
  
   | 李一平
        | 1999年以来印尼马鲁古地区民族分离运动探析
        | 南洋问题研究
        2011年3期
        | 
  
   | 梁志明 李一平
        | 中国东南亚史学研究:进展与评估
        | 世界历史
        2011年2期
        | 
  
   | 赵海立
        |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大选诉求事件探析
        | 东南亚研究
        2011年5期
        | 
  
   | 赵海立
        | 政治合法性解构
        | 学术月刊
        2011年3期
        | 
  
   | 吴崇伯
        | forging closer Sino-Indonesia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 Ritsumeikan International Affairs
       2011年6期
        | 
  
   | 吴崇伯
        | 印度尼西亚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问题分析
        | 汉声学术月刊
        2011年2期
        | 
  
   | 冯立军
        夏福顺
        | 略述清代以前中国与柬埔寨的香药贸易
        | 南洋问题研究
        2011年2期
        | 
  
   | 张长虹
        | 潮州方言·潮调·泰语——关于泰语潮剧的本体研究
        | 艺苑
        2011年2期
        | 
  
   | 张长虹
        |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网络资源与数据库建设
        | 互动与创新:
        多维视野下的
        华侨华人研究
        2011年8月
        | 
  
   | 范宏伟
        刘晓民
        | 日本在缅甸的平衡外交:特点与困境
        | 当代亚太
        2011年2期
        | 
  
   | 聂德宁
        | 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实施以来中马贸易的进展与展望
        | 南洋问题研究
        2011年4期
        | 
  
   | 金向东
        | 北朝鮮の対外貿易の特徴と展望
        | 立命馆经济学
        (日本)2011年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