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banner
网站公告列表

返回首页
中心简讯|教学园地|学生园地|学术空间|媒体评论|基地简报|基地期刊|东南亚数据库
中心图书馆|网络资源|走进东南亚|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马来西亚研究所|国际关系学院主页|华侨博物院|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 中心简讯 >> 中心动态 >> 正文
  [组图]【讲座回顾】南强学术讲座:赵鼎新|美国的区域国别研究       ★★★ 【字体:
【讲座回顾】南强学术讲座:赵鼎新|美国的区域国别研究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11-01  


2025年10月24日晚,南强学术讲座在厦门大学南安楼301-3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社会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芝加哥大学Max Palevsky荣休讲席教授赵鼎新主讲,主题为“美国的区域国别研究”。

讲座中,赵鼎新教授首先围绕区域国别研究的前世今生,讲述了西方区域研究的起源,指出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殖民主义背景以及二战后美国和欧洲的区域研究在目的、研究机构、知识生产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接着,赵教授重点阐述了衡量一国区域研究质量的三大指标,即该领域的学术发达程度、在主流学科中的地位及其在研究对象国学者中的影响力。基于此框架,美国社会科学界的区域研究呈现出鲜明特征——历史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在区域研究的“本部”与“母学科”之间,存在显著的定位与方法差异。

在此基础上,赵教授进一步剖析了西方区域研究在问题意识与方法论上何以能在研究对象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其一,西方凭借其文化霸权地位,使相关理论范式具有全球影响力;其二,其学术态度严谨,注重实证与规范研究;其三,作为“旁观者”,往往能保持一定的学术距离,形成较为清晰的观察视角;其四,研究视角与方法多元,善于吸收新理论与跨学科资源,持续推动学术创新。

最后,赵教授以自己在芝加哥大学的工作经历为例,系统介绍了该校在区域研究机构设置方面的实践。芝加哥大学构建了涵盖东亚、南亚、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等方向的实体院系与研究中心,通过全校性整合机制为教授提供研究经费、会议资助与出版支持,并设立学生奖学金,全面推动区域研究的教学与科研。

与谈环节,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张亚辉教授与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王昭晖副教授分别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精彩对谈,并结合当下的区域国别学科建设提出了相应思考。互动环节中,在场师生踊跃提问,赵鼎新教授一一回应,现场气氛热烈。

最后,主持人刘计峰老师代表学校向赵鼎新教授赠送南强讲座纪念牌,以申谢忱。

文字 | 侯亚琳

图片 | 郭初元

排版 | 王伟芝

审核 | 沈燕清

终审 | 何丽苹


  • 下一条:柬埔寨洪森亲王及夫人奖学金协会代表团访问我院
  • Copyright© 2013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站长:titicka
    厦门大学南安楼,电话:0592-2186414,传真:0592-218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