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banner
网站公告列表

返回首页
中心简讯|教学园地|学生园地|学术空间|媒体评论|基地简报|基地期刊|东南亚数据库
中心图书馆|网络资源|走进东南亚|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马来西亚研究所|国际关系学院主页|华侨博物院|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 中心简讯 >> 中心动态 >> 正文
  [组图]乡音南渡——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第十九期国关系列读书会暨第十六场南洋真人馆沙龙回顾       ★★★ 【字体:
乡音南渡——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第十九期国关系列读书会暨第十六场南洋真人馆沙龙回顾
作者: 叶好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11-13  

立冬已过,乍寒还暖。月下听涛,品书论曲。2019年11月10日,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第十九期国关系列读书会暨第十六场南洋真人馆沙龙“乡音南渡:离散地华人文化史新视野兼论《唐人街》翻译”由澳门大学历史博士后、“澳大濠江博士后计划”获得者张倍瑜博士主讲,讲座在厦门大学南安楼举行,由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沈惠芬副教授主持。

沈惠芬副教授主持读书会

首先,张倍瑜博士提出了翻译《唐人街:镀金的避难所、民族城邦和全球文化流散地》(Chinatowns around the World : Gilded Ghetto, Ethnopolis, and Cultural Diaspora)存在的主要困难。其一,翻译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作,翻译出版后的作品可能不再是学术界最前沿成果。其二,在不同语境和时间点下,翻译所要表达的意思有所差异。例如:Chinatown(唐人街)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亦有地理性,该词还反映了一种刻板印象:种族隔离和中国文化元素。随着新移民的迁入和地位的提升,这一词汇的内涵发生了改变。其三,不同地区的翻译受到所在地文化的影响,带有不同的情感,如“diaspora”一词,台湾香港地区译为“流散地”,中国大陆多用“海外华人社会”来表述,产生了不一样的理解。

张倍瑜博士

接着,张倍瑜博士简要概述由王保华和陈志明主编的《唐人街:镀金的避难所、民族城邦和全球文化流散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的主要内容,她指出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类型的唐人街:

第一阶段1800s-1945,唐人街是欧美殖民主义推动下近现代华人移民史的产物。

第二阶段1945-1980s,移民接收国依据不同的需求,颁布了新的移民法,由此唐人街涌入了大批多元化的移民,包括东南亚华人的再移民。

第三阶段1980s到现在,新移民给唐人街带来了新型的商业活动,与此同时也和当地居民产生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冲突,由此出现了新式的华人社区组织,帮助新移民协调矛盾,更好地融入当地。

总而言之,该书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了唐人街的本质,进一步了解其在不同地区和特定时期的表现形式。

戏曲是一种表现华人文化本质的综合艺术,在唐人街总能找到戏曲的元素。张倍瑜博士由此引出有关华人离散者与戏曲的研究主题。她向大家介绍了Hokkien Theatre Across the Seas: A Socio-Cultural Study(《越洋过海之闽南戏曲》,作者:Caroline Chia,Springer,2019)一书,并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解:1.作者的研究背景;2.该书的三个重要概念,即闽南区域网络、海洋想象体以及本土化和差异性的比较与分析;3.闽南文化发源地的情况。随后,她进一步剖析该书存在的问题。

最后,张博士介绍自己近期在博士论文基础上进行修改的书稿。她分别探讨渲染原乡地的、方言族群的乡音、宣扬民族主义的戏剧歌舞、传播爱国主义的戏剧和歌舞、含蓄的社会主义表达等戏剧在东南亚的传播,从而反思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互动。

师生提问

张倍瑜博士视野开阔,论述严谨。她从宏观的历史叙述中探索戏剧艺术在东南亚传播的社会文化价值和美学意义,是涉及多学科的研究。其综合性的批判思维颇具启发性,引发了在座师生的浓厚兴趣。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施雪琴教授和沈惠芬副教授分别从东南亚的唐人街、戏班生存的经济和宗教根源,以及戏剧传播与原乡互动的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人文学院满新颖教授从艺术本体出发进行专业评析,配以动人的旋律,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生趣且引人深思。此外,本院博士生游洲提出了关于戏剧冷战的问题;人文学院博士生杨俊芳分享了20世纪30年代,国产电影与马来亚市场的双向影响关系。张倍瑜博士一一作了回应。

张长虹老师与张倍瑜博士合影

本期读书会由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图书馆和新加坡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组织者张长虹博士进行了总结。艺术创作与研究的理想是彰显人性之美,以此超越历史。邂逅读书会,在思想碰撞、相互启迪的同时,亦为心灵相知而感动,即便没有永恒,世界已然平添一份美好。

师生合影留念

图片/宣传部 魏润凡

文案/学术部 叶好

  • 上一条:越南社会科学院黎金沙博士和范英俊博士访问我院

  • 下一条:讲座回顾:南强学术讲座(第997期)“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陆海新通道与现代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 Copyright© 2013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站长:titicka
    厦门大学南安楼,电话:0592-2186414,传真:0592-218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