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日上午9:00-11:00在南安楼105室,我们荣幸地邀请到南洋研究院张旭东副教授主讲此次名师讲堂。张旭东老师在国际关系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并因为其讲课风格幽默风趣,见解独到犀利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本次讲座的主题为“漫谈恐怖主义”,意在就最近发生的一系列恐怖主义活动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本次讲座主要分四个部分进行。首先张老师为大家追根溯源,探讨了恐怖主义这一名词的由来。他在讲座中提到”恐怖“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的“Teppop”,意为“害怕惊恐”,而”恐怖主义“则来源于法语,并且原本的恐怖主义是一个褒义词,表示对极权统治的挑战。而后经过三次词义的转变从而演变为当前宗教的狂热分子进行的活动。而在学术界对于恐怖主义这一词的明确概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第二部分,张旭东老师则从历史的角度概述了恐怖主义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时间上分,恐怖主义可以划分为古代恐怖主义、无政府主义浪潮、20世纪反殖民浪潮、意识形态浪潮、9.11事件以后的宗教极端恐怖主义五种类型,并且对应于当时的思想和历史发展潮流。
紧接着,针对当前的宗教极端主义浪潮所催生的恐怖主义,张老师就当前恐怖主义的特征与变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讲座中,张老师提到,当今恐怖主义活动具有战争形式特殊化,表现为有计划有组织的行动、手段样式极端化、武器科技化、犯罪网络化、目标国际化、恐怖国际化等特点,而上述特点也使得恐怖主义成为欧美乃至全球各国棘手的问题。
最后,张旭东老师采用层次分析法从个人、国家、国际三个角度分析了恐怖主义之所以产生的主要原因。首先文化与生命的不安全感是影响个人的最主要因素,在全球化和科技水平快速推进的今天,以科学为代表的主流文化占据了主流,并对其他文化造成挤压效应产生文化与生命的不安全感;国家层面上来说贫困、失业、贫富差距过大以及区域经济落后是造成冲突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不合理的民族政策、宗教、政治矛盾的存在也催生了恐怖主义的发酵。最后,从国际社会的角度来说,贫困与发展问题、世界格局的结构性困境,以及文化板块之间的冲突以及全球化都对恐怖主义有重大影响。
讲座的结束前,张旭东老师还耐心地为同学们解答了相关问题,讲座气氛轻松热烈,大家通过这次讲座对恐怖主义的来源影响和原因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并在讲座过程中努力思考,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
撰稿人:杜声浩